3.完整地看待画面、修饰并完工:画面至此给人的感觉是不是越来越明亮了?按照老的套路从灰暗逐渐往鲜明过渡,遇到某些需要特殊对待的节点或界限,比如指甲与衣服的边线,都一笔带过,为的就是让整幅画面看起来协调,拒绝舍本求末的心态。
如何完整地去看待画面呢?面对长期作业,我们不可能一口气把它啃完,看待它的心态要平和、放松,所以我用笔都不是那么的追求完美,相当的随意、感性,如图所示。
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明白我对肤色的处理,我将局部细节放大,如图所示。亮部颜色色温偏暖,比中间调子更亮,但是纯度基本一致,而暗部的纯度明显降低了一个层次,单从这3个取色点,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画画要先灰后艳了吧。
继续使用“柔角”画笔加以润饰,特别是-些块面的交界处,例如人脸、胳膊、手指、衣褶等。还有头发,为了让整个头发处理得更服帖、更自然,有必要把头发的色彩过渡得更自然一些,如图所示。
我用的是液晶显示器,对于不同黑色的区分,在眼睛与显示器垂直的状态下是很难分清的。有关黑色的不同我在前面的章节中已有解释。遇到这种困境时,我都是站起来俯视画面,不同之处便立刻显现出来。
接下来水平翻转画面,强化衣服的褶皱。单看这些衣褶就让人很头大了,还要把它们的光影关系处理好,而且要通透不沉闷,谈何容易?其实说难也难,说容易也容易。
有关衣服的处理,第一要有耐心,如果有颗浮躁的心,时刻想走捷径,那是很不可取的;第二要把衣服的块面分成简单的明暗块面,至于后面如何细化,那会相对简单许多;第三要明白衣服的质感,譬如图片中的衣服应该属于那种薄纱类的材质,所以通透感较好,但是也不是很透明的,所以在处理时要把暗处的某些区域的反光交代清楚,就当在处理一个哑光的玻璃瓶,如图所示。试想一下,如果把衣服处理得很明亮,那么还会有那种浸泡在背景中的感觉吗?
光是色之母,因为没有光就根本没有颜色这个概念,所以光减去色彩只剩下黑白灰,而这些都是无色系。当一幅画有了色彩,再加上固有的形体,也就印证了光的存在,如图所示。
大家要感谢光给了我们生命与光明,同样要感谢光给我们创造了色彩。所以我认为,一幅画最重要的就是光,也就是太极中的那个阳仪。所有的生命都源于此,同样包含了绘画的生命。画到上面那一步,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,顺应自然地把某些细枝末节处理得体,不那么刺眼就完成了,如图所示。
所以有些人会喜欢最后一步,同样这一步又是痛苦的,因为如果在此时发现毛病修改起来可就麻烦了,所以在画这种画的时候中间步骤尤为关键。另外,让人更痛苦的是画成这样就真的完成了吗?这就是画写实作品磨练人的地方,你会觉得永远没有终点,瑕疵接二连三地冒头。那么相信下一幅会更好!难道不是吗?
暂无评论内容